close

臺灣的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閩南人在冬至節當日的下午,在祭祖之後將初搓成圓粒狀的湯圓黏在門窗上稿賞窗牖神及傢具神等守護,也稱為「冬節圓」,待乾燥後再給孩子們吃,有保佑健康成長之用;因衛生習慣的觀念,此在現代已經不多見。

《台灣府志》(1696)卷七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

清代王瑛《鳳山縣志》記載:「十一日冬至,家作米丸,祀先禮神畢,卑幼賀尊長者,節略如元旦。有祖祠者,合族祭之,謂之祭冬,家團圓而食,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黏一丸,謂之餉耗」[10]

在臺灣冬至的傳統湯圓有紅白兩色,另有較大的新式湯圓,內包有芝蔴、花生、或鮮肉等內餡。拜神明準備全副牲禮、四果、冬節圓和菜包,拜祖先則準備剖開的牲禮、米飯、五味碗、湯圓、雞母狗仔、菜包等。其中冬節圓、雞母狗仔、菜包在昔日一般是在祭祀前一晚事先準備的,大人準備糯米搓湯圓時小孩則在一旁用染料染到圓仔糟(造湯圓的原料),而後巧手捏出頗具童心的雞、鴨、狗、貓等各種圖案的「雞母狗仔」,形似捏麵人,再蒸熟以祭祖;在現代則一般購買現成的湯圓代替,很少再有人親手捏雞母狗仔,除非在極少數的民俗才藝美術班特別聘請美勞老師教導小朋友製作現代的雞母狗仔時可一見。可見臺灣閩南人最少自清代起已經會在冬至日祭祖祠如同在春節,有些地區則習慣在下元節或冬至時演戲酬神謝平安。甚至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此一全家團聚節日外出不回家拜祖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