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番仔寮舊稱二大帝,係清雍正十二年由楊、陳、謝三姓先民,由原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新恩里第三都新安堡霞陽村應元宮,護持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呂山通使來台 ,在現今七股鄉城仔內水師寮西南〈古稱卓加港、渡船頭〉一帶登陸,霞陽村應元宮始建於明代,為青礁慈濟東宮分靈而建。
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在番仔寮舊稱二大帝,據番仔寮耆老所言,該二大帝是在剃面整修時,被學甲慈濟宮所換,聽番仔寮耆老所言:學甲大帝與番仔寮二大帝同時剃面整修,學甲大帝已剃面整修完成,適學甲慈濟宮主事前往佛公店看該廟大帝剃面整修進度,恰佛公店之司傅正把番仔寮二大帝按在腳桶中清洗退神,佛公店之司傅為招待學甲慈濟宮主事,一時鬆手番仔寮二大帝金身被水的浮力跳出坐在腳桶邊,學甲慈濟宮主事撞見誤以為神跡,認定此神神靈顯赫,學甲慈濟宮主事遂和神佛公店之司傅商議,學甲方面要迎請番仔寮二大帝,神佛公店之司傅一想一樣都是大道公,學甲三月十一日熱鬧在前,番仔寮三月十五日在後,故而被學甲方面將番仔寮二大帝迎回,回到學甲慈濟宮,即尊稱番仔寮二大帝為舊三大帝。   
番仔寮二大帝被學甲慈濟宮迎回後,番仔寮二大帝指示曾回番仔寮降乩指示要回番仔寮,但當時的番仔寮主事不知二大帝之神意,故未用八抬大轎迎回番仔寮,學甲慈濟宮知道番仔寮二大帝神意要回番仔寮,學甲慈濟宮主事就將番仔寮二大帝金身故將鎖在神房內,番仔寮主事知情後卻無法再將二大帝迎回,番仔寮二大帝就在學甲慈濟宮以舊三大帝尊稱,番仔寮應元宮與學甲慈濟宮,也因此尊保生大帝金身被換之事件,兩廟主事交惡百年,於近年全國保生大帝聯誼會之關係略微改善。
但據番仔寮耆老林裕章先生〈安慈伯〉《※此人曾任應元宮總務》所言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即番仔寮二大帝〉曾約於光復後,當時番仔寮應元宮曾備八抬大轎排班喝路至南鯤身代天府迎請開基舊三王和學甲慈濟宮迎請舊三大帝蒞庄遶境,以及民國四十六年番仔寮應元宮丁酉科謝恩祈安三朝清醮時,也同樣備八抬大轎排班喝路至南鯤身代天府迎請開基舊三王和學甲慈濟宮迎請舊三大帝蒞庄遶境鑑醮。
近年來,學甲慈濟宮之董事曾來番仔寮應元宮訪問聯誼,也由學甲慈濟宮董事親口證實,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即為番仔寮二大帝。 ─待續─
番仔寮應元宮主事知道二大帝〈即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被換後,因原番仔寮二大帝金身被學甲慈濟宮迎去又無法索回,番仔寮應元宮主事,只好請當初學甲慈濟宮那尊在佛公店剃面整修的大帝,回番仔寮奉祀,但聽番仔寮的老者言,那尊學甲大帝喜歡聽流行歌,即是喪事的哭調和哭聲,故當時的番仔寮應元宮三月十六日若中爐主的人家,爐主那家就要買馬槽〈即為棺木〉,準備喪事。所以當時全番仔寮信仕大家,都怕中爐主的厄運,一年復一年即為如此。
幸,天曹楊元帥〈即今開基二郎神〉開天門降真靈於番仔寮,入庄大興,二郎神見番仔寮眾信仕年年如此深怕中爐主之不幸,故降乩指示該尊學甲大帝神靈不正,二郎神指示廟中主事,祂不毀學甲大帝金身,將該尊學甲大帝金身押出庄放水流,庄中再重新再雕塑一尊大帝〈即為今應元宮開基大帝〉奉祀,庄中即可平安。番仔寮應元宮主事見二郎神,平息大帝爐主厄運之事,遂將二郎神入祀應元宮,是番仔寮應元宮祀二郎神之始。因二郎神為天曹楊元帥又為天神又年輕,大帝又央請二郎神鎮殿,大帝自願坐偏 位,做二郎神之先生,故番仔寮應元宮從清咸豐間年至民國七十二年前,都以二郎神為鎮殿直到現今廟宇落成,二郎神再還大位於保生大帝,彰大帝開庄開基之功。
番仔寮的老者 又為何稱現今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為番仔寮二大帝,因清雍正十二年,楊、陳、謝三姓先民護持該尊大帝、關聖帝君〈※於清末隨謝姓宗親南遷今台南市海尾寮,現為海尾寮謝柱之祖佛〉、呂山通使來台,於番仔寮拓殖奉祀,若依大陸現今廈門市杏林區霞陽村應元宮和番仔寮應元宮,兩者之深遠關係,推測清雍正十二年,楊、陳、謝三姓先民護持應為今廈門市杏林區霞陽村應元宮的保生二大帝金身,則保生大大帝金身應還在大陸廈門市杏林區霞陽村應元宮祖廟〈※正開基金身與開基呂山通使金身,現供奉霞陽村楊氏宗親會植德堂中奉祀保護〉奉祀,故稱現今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為番仔寮二大帝即為此由。
番仔寮二大帝被學甲慈濟宮迎回後,番仔寮應元宮主事又無法索回二大帝金身,番仔寮當時的老者就調侃「大道公,要住學甲廟,出門要坐番仔寮轎」與「學甲廟、番仔寮轎」的風涼話流傳至今,卻變成一句俗諺,也道出學甲慈濟宮的宏偉富麗堂皇,也證明番仔寮應元宮的雞榴大轎的雕工精湛和雞榴木的沉重,及番仔寮應元宮一0八人的全副排班喝路儀仗浩大聲勢,更突顯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與番仔寮之淵源。 

安南區的新和順是番仔寮搬過去的..原居民大多姓楊..信仰也跟番仔寮差不多..保生大帝.二郎神君...武陣也是番仔寮師教的

海尾楊姓住民先祖也來自番仔寮,番仔寮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北頭洋社,北頭(台北稱北投)即為平埔族女巫(尪姨)的意思,當地平埔族後來大都改取漢姓"楊",是因為應元宮奉祀"楊"元帥(二郎神君楊戩),或是北頭洋社"洋"字的諧音,就不得而知了,其實我們認識的人包括我們自己,或多或少都有原住民(平埔族)的血統。番仔寮宋江陣有一項特色,就是打圈焠旗時,全部宋江陣成員是採全蹲式前進,姿態就像平埔原住民當年追獵平原上梅花鹿時,採取潛行前進的姿勢,謹供參考。

清雍正十二年,楊、陳、謝三姓先民護持該尊大帝、關聖帝君〈※於清末隨謝姓宗親南遷今台南市海尾寮,現為海尾寮謝柱之祖佛〉>>>>>>> 海尾寮楊姓柱先祖也是來自番仔寮.並自應元宮迎祀二郎神供奉至今.這幾科的海尾朝皇宮3年的遶境都有參與..海尾楊姓角人才濟濟.台南市第二任的市長楊請先生..正是出自這個家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灣觀音廟 的頭像
    大灣觀音廟

    大灣觀音廟的官方部落格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