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迨至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眾信咸認草庵實非祀神之所,且為咸念神恩浩蕩,乃倡議重建廟宇,眾善信無不踴躍捐輸,同心協力,推選主事總理蘇起福負責籌建廟身中堂,完竣後並請清朝舉人王藍石(今善化鎮光文里人)題字命廟名「長興宮」。迄於清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王賞發起增建之議,遂興建左右兩護室,廟貌更具規模。日據時代,日人實行台胞皇民化政策,廢廟毀神,箝制台胞宗教信仰,加以曾文溪下游常患水災,日人乃以築堤防災為由,強行拆除本宮,致使諸神無所安祀,只得戰祀余莊民集會所,然眾信認為宗教系百年樹德勵行、勸善勉孝之業,豈能使諸神無所憑依、善信膜拜無所乎?遂暗議建廟大舉,惜於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建廟事宜因而受阻。 及至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省慶重光,眾善信莫不歡欣鼓舞,紛至克難廟堂(位於本宮現址對面四十公尺處)拈香頂禮,感謝王爺庇護之恩,王海存、蘇元成、趙金保等地方仕紳鑑於廟堂簡陋狹宰,難以彰顯神威,有辱神尊,乃倡議重建,一呼百諾,眾信徒慷慨解囊,共襄善舉,富麗堂皇,美侖美奐之殿宇於三十七竣工,並請新化鎮秀才王則修題字,益增宮殿之輝,六十二年再度興工修繕,本宮外貌更臻於美善之境,緣於香客朝聖,絡繹於途,香火興盛,頗感堂殿狹小,不敷日增香客所需,主任委員梁仙賞倡議擴建,信眾響應熱烈,遂於七十四年八月一日成立重建委員會,擇吉於隔年六月二十五日動土興工,採華南視式之建築,僅略具雛形,預計七十七年四月入火安座,屆時雄偉壯觀廟堂,蘶峨聳立漁村中。
|
公告版位
主祀觀音二媽(送子觀音)菩薩,配祀池府千歲,福德正神,黃元帥,紫竹林菩薩及千手千眼菩薩及虎爺,送子觀音乃嬰兒守護神,滿足生男生女的願望,護持胎兒順利生產、母子平安、庇護小朋友平安長大,青年學子求學工作順利。
本廟神聖農曆聖誕日
1.觀音二媽:2月19日
2.黃府元帥:3月19日
3.福德正神:5月19日
4.池府千歲:6月18日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北灣里文賢街391號
公事日:每星期六晚上8點
電話:(06)2725935
請洽楊小姐(Tina Yang)
歡迎你(妳)蒞臨!
- Oct 27 Sun 2013 22:29
安定區蘇厝長興宮沿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