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朝道光三年(公元一八二三年)以前,南從台南府城、東沿永康鄉洲仔尾、灣港(即今日港南村之塭仔尾溝東南,所謂港底仔之處)北至七股篤加,包括如今的整個安南區及七股部份地區(如康熙時期台南縣古地名位置圖)皆是浩瀚的台江內海,只在西南零星散佈著幾處沙洲,南從喜樹仔、鯤身仔、安平、北線尾、加老灣、南鯤身等形成海峽,港口庄當時因在灣港出口附近而得名。古書有新港(今新市)之北為灣港,灣港之北為竿寮之說。

據老一輩口傳,古時灣港常有帆船進出,其港道可直通頂洲仔(在本鄉嶺奇西面的田地上,有一座有應公祠,上面寫著黃府老爺,祠後有一對旗竿挾,這裡就是頂洲仔的故地)。頂洲仔人常與大陸通商做生意,因此相當富有,有一俚諺說:「有頂洲仔厝也無頂洲仔富,有頂洲仔富也無頂洲仔厝」;可見當時頂洲仔之富有程度。

港口地方簡史

自從鄭成功驅走荷蘭人之後,在台江內海灣港出口附近(即今港口、港南一帶)就有漢人定居此地,以目前存留在港口慈安宮--清乾隆廿四年所立[嚴禁征調番黎超糧役碑記](如圖)之石碑看來,可知早在乾隆年間,在港口定居的漢人已有相當數量,並與原住民(平埔族)之間往來頻仍,然漢人卻仗著自己的優勢文明,對原住民時有過份的對待行徑。

據傳,港口居住的先民在海邊(台江內海)扞蚵,每當海蚵收成之際,隔著台江內海對面的洲仔尾附近的人常來偷收海蚵,令港口人不勝其擾,後來幸賴公廟(慈安宮)奉祀的太子爺時以神通力化做小孩,到海邊追趕偷蚵者,才使得洲仔尾人不敢來犯。由此傳說可知,當時港口人除了捕魚、養魚外,亦以扞蚵為生。又由各宗族所供奉的神主牌有提及亡者葬在某某園內(即農地內),可推測早期先民亦兼耕農。

自從清道光三年,台灣歷經一場大風雨之後,往蘇厝甲、檨仔林轉蕭、漚汪西流入海之灣裡溪(下流稱漚王溪,即曾文溪之前名),乃由蘇厝西邊沖岸改道,轉向西南方向,從直加弄(保西村)北面流向港口與管寮、海寮、新庄仔之間(目前稱溪底仔就是當時的溪道),流入台江內海。目前從南安國小西北通往直加弄北邊的一條高起的小路,就是港口與直加弄人為免於水淹所築的提防。聽說港口當時常為水患所苦,幸蒙公廟大媽婆(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說是媽祖)祭溪,將溪移走。當時聽說是用竹符、鑗頭鉎…………等上面蓋著,放在油車(南安村)北面的大榕樹下(油車以前與港口、港南的人都同樣奉祀著公廟的神明),於是溪道再改道從管寮、海寮北面與西港之間,直流入大海。

由於灣裡溪(曾文溪)改道,本來屬溪北鹽水廳轄內之海寮、管寮、新吉,如今變成溪南,並且在大正九年(民國九年)行政區域調整時歸入本鄉,隸屬台南州新化郡安定庄。港口人說此次溪流改道乃是大媽婆(亦有人說是媽祖)祭溪的功勞。

也因灣裡溪(曾文溪)改道,溪水流入台江內海,帶入大量泥沙,使得台江內海很快淤積成為平原,但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新生地。據港口王有老先生表示,當時港口人擁有的土地遠達安南區的溪心寮,有石碑為界。只要站在公親寮放眼望去,都是港口人的土地。當時很多港口人到那裡開墾新生地,並且遷居該地,聽說是位於現今的新寮仔(長安里)附近,當時稱該地點為「港口寮仔」,後來因為「做沒吃」(鹽份太高、播種後沒收成),最後只好以一篙(量土地用的竹竿)土地兩銀元,悉數賤賣掉,再回港口討生活。

台江內海淤積成為平原後,陸地加大,又加上溪道(曾文溪)北移,於是土地變得更多。因為溪道北移,港口人以為那是大媽婆(亦有人說是媽祖)祭溪的功勞,於是從過溪仔(目前大同村址),東南到港南村的高速公路起點處,北面到溪底園共有土地三十餘甲(有人說是十八甲),都歸港口公廟所有,稱為「公地」(亦有人說是公司<公廟>有錢慢慢買的)。當時的港口公廟是全鄉擁有最多公地的廟宇。公廟所有的公地在光復以前,被油車(南安村)分去六甲(油車王水長老先生說只分三甲多),剩餘的公地亦在光復不久後(約民國四十年)全部賣掉,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對當時主張賣掉公地的主事者感到惋惜。目前六塊寮旁的蔗程(甘蔗集中處,方便火車載運到糖廠之地)附近,還有一些當時沒人要買的土地,可說是港口公廟僅存的「大媽婆地」(有村民說那是大媽婆地)。又有人說,安定鄉第八公墓(民間稱港口塚)原本亦是港口公廟所有地,在日據時期被規劃為公墓用地。第八公墓範圍之大,堪稱本鄉之冠。

據老一輩傳稱,最先在港口定居者為王姓與林姓,王姓祖先來自福建省同安(東按)縣白礁鄉,林姓則來自青礁後。後來又由西港鄉中洲仔及南海埔遷入黃姓、祖藉分別為同安(東按)縣與南安(南按)縣盛盟鄉,而成為港口的三大姓氏。後來又陸續遷入陳、連、董、吳、郭、周、沈、謝、施等姓氏。最後更遷入許、張、李、莊、方、蔡、鄭、潘、廖、詹、劉、蘇、袁、葉、胡、歐陽、涂、馮、趙、翁、蕭、邱、丁、裴、徐、邊、伏、唐、梁、洪、曾、粘等姓氏,使港口地區成為百姓大家族,可說人丁興旺、地靈人傑,目前港口庄已成為本鄉人口最多的村庄。

港口地處海邊,居民深具冒險患難、克苦耐勞之精神,尤其在武藝方面更具嗜好,素來就有「拳頭窩」之稱,在清嘉慶年間就有「王裁鬥下營肉懷」的傳說。王裁的武術在港口代代相傳不絕。到了清同治年間,港口又出了一位武秀才王魁。據傳港口當時擁有槍隻(筆者小時候到公廟玩要,好像看到廂房裡還有幾根破爛的步槍托)。當時溪北(曾文溪北面)的賊匪到府城行搶,路過港口,都要先停下來打招呼才敢繼續前進。王魁的後代王南波武術亦很高強,他與王典兩位將港口金獅陣重新佈陣,使得港口金獅陣更具特色、名聞遐邇。

日據時代,港口出了兩位人物,他們也影響了港口人的命運,第一位是港南村的黃肚披。聽說日軍剛佔據台灣時,許多義士起而反抗,有一次日軍來殺港口居民,黃肚披知情後,自己就去買了一塊布,布上寫著「日本善良民」,掛在入庄的地方,日軍一看,以為是港口居民歡迎他們來臨,而沒亂殺。另一位是港口村的王聯貴,他做到安定庄庄長,聽說日本人很尊重他的意見,他「喚水會結凍」,日本人要開闢道路,他提供了港口通往各庄頭(村莊)的道路資訊,當時許多人不諒解,但以現在看來,港口發展比其他村莊快,可能與港口連外交通較發達有關。

港口公廟廟史沿革

港口地區居民其祖先渡海來台時隨身請來的保護神,計有白礁慈濟宮的醫神保生大帝與合祀在同一宮內主安胎保產、調理婚姻的廣惠夫人(即廣惠聖王之元配劉夫人,俗稱大媽婆、大媽夫人或大媽婆祖),以及海口人最崇拜的航海女神天祀娘娘(天上聖母)。而關於何時建廟、奉祀保護神已不可考(台南縣有關安定鄉寺廟一覽表說是創建於康熙年間),只知原先建廟在目前的港口村二三六號,即今林登海的寓宅處,可能至清嘉慶廿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始遷建現址(港南村一六一號)。原舊廟地後來改建為公館,庄民常到此聚會活動。日據時期的公學校(南安國小前身)成立以前,曾借用該公館一段時間。在港口、六嘉、大同、中榮、管寮、海寮、新吉、中沙等村,約民國前二年出生的村民都曾在該公館上過課,直到南安國小建校完成後才停止借用。

公廟目前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坐鎮後殿,保生大帝坐鎮前殿。吳真人(醫神)與媽祖(海神)合祀乃福建同安縣一帶的特色。據<真人雜誌>第八期廿四頁報導;「廈門島內有各類神廟七十餘座,其中專祀或合祀真人、天妃的神廟共有四十二座」。所以港口人將三尊保護神合祀一處乃天經地義、順理成章之事,不像<小封神>一書中鬧出大道公與媽祖婆合祀在一起的笑話。公廟除此三尊保護神外,尚合祀有李府千歲、中壇元帥、註生娘娘、土地公、黑虎將軍等神明。其每年重要慶典如下(農曆):

正月十六日:廣惠夫人聖誕

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

三月廿三日:天上聖母聖誕

四月廿六日:李府千歲聖誕

七月十五日:中元普渡

九月九日:中壇元帥聖誕

十月十五日:下元謝平安

據老一輩稱,港口公廟(慈安宮)的神明,除李府千歲外,其他神明皆是祖先從大陸迎請而來,不屬於台灣某廟的分靈。在日據時代以前,村民都是擔著香擔,抱著神像,乘坐帆船親赴大陸進香謁祖。回程時,由金獅陣到海邊迎接,台江內海淤積以後,就改在曾文溪邊。到了台灣割日之後,因為到大陸進香不便,就改到曾文溪邊遙祭。

公廟(慈安宮)原有信徒包括頂堡(港口村)、下堡(港南村)、油車(南安村)等地居民。到了日據時期,油車村居民因嫌到港口公廟祭拜太麻煩,於是將油車各姓角頭神明集中起來另成立公厝,不再到公廟祭拜。港口、油車本是同根生,兄弟至親,雖因時空變遷而疏遠,但因歷史的追述,讓我們重新認識骨肉根源之深,其實本是一家人。

公廟目前共分四柱(亦稱四房),每柱分上下兩角頭,共八角頭。王姓有三柱六角頭,林姓、黃姓及其它姓氏共一柱兩角頭,共同推動廟務活動,造福繁榮地方。據傳油車(南安村)本來亦算一角頭,後來才從中分開。

本廟自創建以來,歷經遷建及多次修建與活動,目前可考者如下:

清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董事王讀、王解發起重建一次。

民國十六年:王天雨發起修建一次。

民國廿六年:再由董事王天雨、耆老王典、王鴨母、王乳、王賞、王待、黃先堂、王翁等人起議修繕乙次。

民國三十六年:建醮,主會人為王添順、黃丁富、林老錦、王大明、王安然等人。

民國三十八年:林老錦、王典、黃喜、王通、王德安、王玉禮、林萬盛、王趕、王專及董事長王天雨又發起修葺乙次。

民國七十一年:主任委員王大明、副主委黃舜益、秘書王登極、委員黃連德、王春排、王海祥、王國良、王文雄、王添旺、王良派、王清田、王秋冬、王清定、黃瑞雲及常務監察王南玉、監察王同林、陳枝萬等人再發起重建,將原有木造廟宇拆除,改建為今日所見的鋼筋水泥之結構,並且購買廟邊原派出所用地三百六十餘坪,改建為市場及社區活動中心。其派出所用地原本也屬公廟所有,但在日據時期被派出所佔用,並被登記為公有地,如今再重新買回,實有點花冤枉錢。

民國七十四年:建醮,主會人許強、連惠澤、王清定、王國合、王福生等人。

民國八十一年:因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蒙省府及內政部頒發匾額各乙面。

民國八十三年:已一百多年沒回大陸謁祖進香,由主任委員黃舜益率領信眾回大陸白礁、湄洲兩地進香謁祖。

民國八十六年:由主任委員王文賢、副主委林珍漢再度率領信眾回大陸白礁、湄洲兩地謁祖,並且購買廟後及市場後面土地兩筆共一百廿餘坪。將來公廟擴建將有更廣大的土地可利用。另由副主委林珍漢發起,多位善信人士配合認捐,向王石龍先生購買頂堡土地公廟旁農地五八平方公尺(約十七坪地)歸公廟所有,闢建福德公園景觀,使老人休閒活動更有空間,然因其為農地,一直無法登記為公廟所有,故暫時以港口王建成先生名義登記之。

神威顯赫事蹟

有關公廟神明佑民聖蹟,從明鄭而清而民國,雖年代更迭,然神威不替,除上面說過的以外,今再略提數例:

一、 清嘉慶、道光年間,時有瘟疫流行,港口東南鄰近數個村庄,都曾因瘟疫流行,導致有些全村蒙難滅亡,如新市鄉看西(豐華村)附近的中
寮、王甲、木柵、散沙……等如今已無村莊存在。有些村莊目前雖仍有幾戶人家,其實以前其村莊人口本是相當密集,只因瘟疫流行而變得稀少。當時港口幸賴天后與大帝威德神力,使得居民能度過浩劫。

二、 港口人偏好習武,造成港口有兩陣金獅陣之多。據說港口金獅是雄獅,特別威猛。鄰近村莊或交誼境有廟宇落成,常邀請港口金獅陣來替他們開啟廟門。若有廟宇或住宅中邪,人丁不平安時,亦都來請港口公廟金獅陣前去驅邪除魍,只要金獅一到,無魔不除,無魎不克。港口金獅陣曾傳授過好幾個村莊的舞獅武藝,其享有之盛名可見一斑。

三、 港口公廟神明不但護佑港口庄民,也時常到各地救度有難者。故北從彰化、南至屏東都有分靈,且時常有人回來進香過爐,交誼最深者首
推安南區陳卿寮(頂安里)保山宮、玉井歡雅厝新天宮。

四、 最近常聽到外庄人說,他們因身體欠安,患有惡疾,或有事請教神明,轎輦起駕時,首先只寫一個「港」字,起初不詳,最後每看到「港」字就知道是「港口媽」駕臨協助,真是悲心可嘉,平等視眾生。

五、 據說港口地理是一處齊穴地(亦有人說是畚箕穴),公廟神明佔著地穴之氣,因此非常靈感,尤其最近更向外地發揮,時常有外地人前來
祈請聖母或大帝分靈回去供奉,以保平安,發正財。

建築與文物

港口地區在媽祖與大帝及諸合祀神恩照拂下,居民安居樂業,物阜民豐,所謂「溫飽而思禮樂,富足而隆祭祀」;經濟條件的改善,正是促成本宮香火鼎盛與廟宇建築雄偉富麗、挺然超拔的必要條件。

本宮建築採華南式架構,分前後兩殿。大帝鎮座前殿,媽祖鎮座後殿,兩殿山牆依次毗連,渾然一體。二石獅高踞殿前,鎮守宮宇,神表威嚴。宮簷燕尾高翅,三山門秦瓊、尉遲恭二門神持握劍,威容凜然。左右壁間有萬仙陣、水淹金山寺等剪粘。兩旁排有「肅靜、迴避」等儀杖。前殿後壁浮雕天宮賜福。前置蓮花池,觀音持楊柳淨瓶,端立蓮瓣。善才龍女分侍兩旁,泉水涓涓,泌人心肺。圓型藻井層層環旋,深具藝術美感。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分祀後殿兩側。左廂供二神獅,雙目圓睜、灼灼有神,香火郁毓。

一座廟宇本身是一座文化歷史的活教材,更是今昔庄民文化活動交流的好場所,然本宮創建已久,歷經多次遷建與改建,廟中文物遭破壞遺失者不少。如今仍存在者略錄幾項:

一、 乾隆廿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官方所立「嚴禁征調番黎超糧役碑記」,額刻雙龍紋飾──「奉憲禁」三字。

二、 道光壬辰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石香爐上刻「港口公廟」。奉獻人姓名已模糊不清。

三、 大明年間製缽式磁香爐,乳白色,有窯變紋。

四、 「保我蒼生」木匾,道光二年歲次壬午年(西元一八二二年)庄民仝敬立。

五、 「宣慈安赤」木匾,光緒丁丑年(西元一八七七年)蕭庄(佳里)金唐殿眾爐下敬獻。

六、 「符板」兩面。皆是百年以上或更久時間的文物,一面書寫著保生大帝、天上聖母、大媽夫人、代天巡狩。另一面係李府千歲畫板。

七、 明式頂桌。上書甲寅年仲冬之月,眾弟子同叩。據判斷若不是乾隆五十九年(西元1794年)便是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之文物,更早時間可
能性較少。

八、 明式雙面案桌:係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本庄眾弟子敬獻。

九、 古式神轎:現存港口地區最古老的神轎。

十、 錫製五賽:大正十五年(民國十五年),上刻「保生大帝,頂安順庄眾弟子仝謝。」

十一、八角神桌:係民國三十九年仲春,安南區陳卿寮(頂安里)保山宮眾弟子敬獻。

管理組織

本宮之管理制度原為董事制。王天雨、林老錦、王添壽等人皆曾任董事長。後因香火日漸鼎盛,信徒廣佈遐邇,已非只是一地一鄉的之信仰,因此經過轄區信徒共議,至民國七十一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採四年一任制,網羅有志之士與鄉耆父老,共同獻力於廟務之籌劃與推展,此不但有利於促進地方團結,更能激發當地人士之宗教情懷與加強宗教認同。組織改組至今已歷四屆,茲錄各屆管理委員會之委員芳名如下:

第一屆:

主任委員:王大明。
副主委:黃舜益。
秘書:王登極。
委員:黃連德、王春排、王海祥、王國良、王文雄、王添旺、王良派、王清田、王秋冬、王清定、黃瑞雲。
常務監察:王南玉。
監察:王同林、陳枝萬。

第二屆:

主任委員:黃舜益。
副主委:王國良。
委員:王文雄、王富陽、王海祥、王清田、林丁進、許強、黃德盛、王明提、王榮欽。
常務監事:王南玉。
監事:王春排、林德旺。

第三屆:此屆每角頭增加委員三名(二房下角只有兩名),共廿名。

主任委員:王文賢。
副主委:林珍漢。
秘書:黃定洞、王銘輝。
總幹事:張文遠。
常務委員:王寶峰、王宗良、王茂竹、王石牛、許強、王再長、黃明陽、林進興。
委員:王樹根、郭銀龍、王明源、王輝雄、王敦正、王春福、王旺根、鄭春得、王銳忠、葉燦能、許永明、王進榮、王晨旭、周清雲、黃國欣、黃明堂、黃天福、林天祥、林丁木、林鐘川。
常務監事:王協。
監事:方金寶、林玉柱、王茂榮、黃聰賢。

第四屆:

主任委員:黃明陽。
副主委:王國合。
秘書:王進發、許永明。
總幹事:林進興。
常務委員:王寶峰、王宗良、王茂竹、方三元、許祺坤、王再長、黃明雄、林天祥。
委員:王文前、王三安、王安輪、郭銀龍、王明源、王樹根、王春福、王文昌、王枝旺、陳明太、鄭春得、王朝賢、王銳忠、王源福、王仁廷、周清雲、王進榮、王文得、黃國欽、黃財教、連惠昌、林丁木、林金彬、林鎮淞。
常務監事:王協。
監事:許強、林土金、黃昭雄、王崑城。
書記:邱煙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