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入清版圖後,兩岸通航,但清廷的禁海令時張時弛,東南沿海居民生活困苦,一有機會就冒險渡海來台找尋新天地。不過,初期都是單身來台者較多,直到清乾隆年間海禁解除,宗族性的集體移民才開始出現,少數象徵族性的移民廟宇也是在這時候大量增加。

位於民族路三段的崇福宮、聚福宮、集福宮均崇祀玄天上帝,分別由蔡姓、黃姓祖先自大陸福建泉州石獅,所奉祀的玄天上帝金身亦係由故鄉的崇福堂、聚福堂、集福堂迎奉來台,所以三廟合稱「三福三堂」。

其中聚福堂在石獅永寧,這支蔡姓族人即被稱之為前埔蔡。崇福堂在大崙,該支蔡姓即遂被稱為大崙蔡,而集福堂的黃姓族人原籍石獅塘後,但其移居地的(石老)(石古)石城遠較塘後聞名被稱之為「石老石古石黃」。

這三家廟宇分別為三個宗族的精神信仰中心,且三個宗族係同船同時移民來台,所以彼此同氣連枝,相互扶持、應援,直到今天仍維持著相當密切的關係。不過,受環境變遷影響,三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當初蔡、黃二姓三族先民來台,蔡姓先民聚集在佛頭港邊,以佛頭港營生,活動範圍也偏向南面的水仙宮宮口市,生活條件較佳,廟宇也坐北朝南的依靠在佛頭港邊。集福宮的黃姓族人最初落腳在民族路三段一四八巷與信義街交會口的「看南埕」,依靠新港墘港營生,集福宮亦興建於該地。

但在清道光以後,台江淤積日甚,不僅各港道日漸淤淺,集福宮與黃姓族人西移至信義街尾的石老石古石旁,當時該地鄰近台江,而於清末發展成(石老)(石古)石港,成為五條港末期的繁華地區,商販雲集,至今仍有當時的船頭行。集福宮現存的一只「(石老)(石古)石街公議」的石碑即是當時的公正人士在集福宮成立了一個評議機構,專司協調商務、士地等各種糾紛,有點像現在的調解委員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