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慶安宮(位於台南市善化區中山路470號,舊名台灣府灣裡街,並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社之舊地。慶安宮前身為荷蘭時期之荷語教習所,清領台時期為文昌閣,再改為天上聖母廟,一地更迭數次,並為全台唯一奉六文昌之廟宇。

由於善化地區為明鄭時期明代大儒沈光文(見附錄一:沈光文)隱居教學之處,加上清代又建文昌閣,故本地文教之風頗盛;台灣文人集會結社之風始於沈光文創立東吟社,嗣後南部地區尤以台灣府縣轄之地詩社紛立,灣裡街(現今善化)在清光緒戊子年六月由生員王提員倡議組織聚奎社,而此社有一項全台僅有的祭典,名為善化五文昌祭,此項祭典在每年的農曆八月中旬丁日舉行,由聚奎社創立者四十二人之子孫輪流奉祭。這樣的古文化是除了台南市之外保存最完整的。[1]

 

善化慶安宮的發展與沿革

 

 

 

()善化慶安宮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溯源

 

 

善化鎮位於台南縣的中心位置,屬嘉南平原平坦地帶,東經120.17度,北緯23.08度,正處熱帶。北面以曾文溪環繞,與官田鄉、麻豆鎮接界,東部與山上、大內鄉接連,西面與安定鄉交界,南面與新市鄉接攘,西南距台南市約 二十公里 ,離新營縣約 二十二公里 ,正處台南縣中心地段。總面積約55.3097平方公里,人口約四萬兩千人。

其歷史發展分期,共可分為六期:第一期也就是被荷蘭人佔領之前,也就是西元1623年以前,西拉雅族平埔番簇居於善化鎮社內。地勢高燥,北帶灣裡溪,稱目加溜灣社(BACKLOAN)。

第二期是荷蘭人佔領時期。西元1624年,荷人初據台灣南部,設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翌年,派四十餘人,到目加溜灣社採竹,被土番兩百餘名擊退。到1635年荷蘭兵討伐目加溜灣社,土番不支,以椰子檳榔謝罪。是年中國商人,始由赤崁抵此交易或移往,荷蘭長官亦予鼓勵。至1636年,荷蘭長官設學校於社東,並掘荷蘭井一口,至今善化慶安宮前大埕尚留此井遺跡。次年更設教會,置牧師以教化當地原住民及傳教。

第三期為明鄭時期。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攻克台灣,目加溜灣社屬天興縣善化里。永曆八年(1654)鄭經設里社以宅番漢,制鄙為二十四里,善化為其一,漢人居里,屯田兵居營,土番居社。灣裡溪南,屯田養兵部落,鄭成功查勘目加溜灣,感其土沃膏腴,遂育兵於農之法,屯田養士。大、小新營、右先方為鄭成功麾下部將屯田養處;瓦窯,乃後來陳永華召請福建一些善造瓦者在此造瓦。

第四期為清朝時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滿清據台,由福建漳、泉州到此日盛。漢人部落自新塺、瓦窯發達,建築大興,改稱灣裡社。後建文昌閣於國小舊址,為教學之用。因此漢人移住眾多,購買番田,至此平埔族開漿移居山地。清同治元年(1682)大地震,文昌閣倒塌。鄉老乃糾合民力,掘深新社溪,培高南路,建慶安宮於文昌祠址,合祀媽祖、關帝爺及佛祖、五文昌。嗣後社內新社街日漸衰微,頂街頭、魚仔市代之大繁昌,改稱灣裡街。清中葉台南知府蔣公子到此,另築四城門,遂成一鞏固市鎮之觀。西元1720年起,糖業興盛,有發財百萬、富千餘甲者,可謂漢族發展極盛之期。

第五期為日據時期。昭和初年(1926),善化大開新路,人口激增至二萬餘人。溯至明治末年(1911)設立火車站,南北於此暢通,市場由廟前移至東門外,商業繁華一變而東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年,實施市區改正,洋樓鄰比,呈現文明鄉鎮之大觀。西元1905年,日人沒收糖部,建設灣裡製糖會社。後日人實施皇民化運動新化郡守強拆慶安宮,改建北白川宮紀念碑,至二次大戰末期,敗象露出端倪,民不聊生。

第六期為光復之後。台灣光復,善化改隸台南縣新化區善化鎮。善化街改鎮,重修慶安宮,撤銷善化街役場,改設善化鎮公所。[1]

慶安宮位於善化鎮鬧區中心,其建廟起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耆宿口述,在明崇禎二年(1629)荷人伐目加溜灣社(今善化)後,於西元1636年在此開設「荷語教習所」(一稱天主教堂)傳授荷語(新港語)[2],並掘「荷蘭井」供飲用水,現本廟牌樓前留有「荷蘭井」之遺跡可資佐證。(見附錄一:荷蘭井)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驅逐荷人至目加溜灣社巡視撫番,二十七年(1673)台灣文獻始祖沈光文,寄寓社內教學行醫,對本地文風之提昇貢獻頗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台灣府令改建「文昌祠」於「荷語教習所」原址,主祀文昌帝君,分東西廊內設學堂,以教育地方推行儒家教義為主,現慶安宮所供奉的五尊文昌帝君神像,是昔時文昌祠所流傳下來的。

迨至清同治元年(1862)嘉南發生大地震,文昌祠遭震坍,後重建廟宇,擴大規模,定名「慶安宮」,奉祀天上聖母(係由台南大天后宮分取香火奉祀),不久又增建後殿,除供奉原文昌詞的五尊神像外,並由螢盤尾迎取大武壟巡檢司衙內關聖帝君即赤山龍湖岩觀音佛祖、註生娘娘、十八羅漢等祀置後殿。到了清末,本廟乃聞名南部的「灣裡街天上聖母」建築為三落大廟,是台南縣奉祀媽祖三大廟宇之一。

日據時期民國三十一年(1942)日人實施皇民化政策,當時新化郡守日人古川,奉命拆毀慶安宮,改建「神社」,並在廟埕西邊立「北白川親王紀念碑」,現今紀念碑已不知去向。民國三十六年(1947)本鎮士紳王鵠朱、陳茂坤、林清春、蘇建琳、陳瑞鐘等鑑於媽祖信仰深入民心,發起重修慶安宮,同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 正殿落成,迎奉媽祖神像安座 (見附錄一:媽祖像)。民國五十年董事長蔡天來暨董監事共同發起興建後殿。

       民國七十一年(1982)中秋節「開台先師」沈光公文的神像,入祀本宮與五文昌(倉額先師、魁星君、文昌帝君、純陽祖師、朱衣神君)合祀,變成全省獨一無二奉祀「六文昌」之廟。(見附錄一:六文昌)

 

民國八十七年(1998)春,善化慶安宮榮列國家「三級古蹟」。[1]

 

 

 

()善化慶安宮宮殿樓閣介紹

 

(1)古蹟本體範圍

 

 

 

1.    三川殿:又稱三川步口,「步口」乃為道教之說法,意指門的外面。殿上掛有「天燈」代表玉皇大帝。

 

 

 

2.    拜亭:懸掛三官大帝神明燈,俗稱三界公(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

 

 

 

3.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配祀千里眼、順風耳。

 

 

 

(2)非古蹟本體範圍

 

後殿: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主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同祀神明由左至右為註生娘娘、開台先師、五文昌、神龍大帝、福德正神。上層主祀玉皇大帝,同祀神明由左至右為商胡天師爺、北斗星君、南斗星君、觀世音菩薩、太歲星君。玉皇大帝前擺有三官大帝。

 

 

 

()善化慶安宮之建築特色

 

 

 

 

 

 

 

(1)棟架特色

 

 

 

慶安宮座北朝南,其平面為「三進帶一拜亭及左右護龍」之格局;中軸主體建築通面寬為三開間,正殿緊落於三川殿,兩者間藉由拜亭聯繫,後殿以天井與正殿相接;主殿左右兩側設置配殿,左右兩側護龍再以過水廊與中軸正殿連結,是清代台灣中型寺廟之典型格局。

 

 

 

三川殿面寬三開間,為整座廟宇的門面,其棟架為三柱七架,在民國五十年的修護中將前檐柱、前步口通樑及屋頂結構系統改為RC造;拜亭立四柱,其上施以「蜘蛛結網」,做法細緻。主殿奉祀天上聖母,架內棟架採三通五瓜式,瓜筒疊斗皆為三層,各架層數相同,以斗與束木之大小高低作為調整。

 

 

 

 

 

 

 

(2)裝飾特色

 

 

 

1.    石雕:石雕雕刻手法生動,其中石獅以青斗石為材,應為清朝中期之作品,另三川殿牌樓面石垛則展現不同之手法。

 

 

 

2.    彩繪:正厭壁畫為府城名師潘春源與其弟子共同創作,有「三顧茅廬」及「渭水聘賢」;此外其餘門面彩繪則為其子潘麗水所繪。

 

 

 

 

 

 

 

 

 

 

 

()善化慶安宮之文物古蹟

 

 

 

 

 

 

 

(1)柱聯

 

 

 

正門「神降白天萬里風濤開麗島,恩施比屋八關齊弁報婆心。」

 

 

 

 

 

 

 

(2)匾額

 

 

 

廟中的匾額有「海國安瀾」、「母德恩深」、「母機稱后」、「神光普照」、「庇佑灣裡」、「聖德配天」、「海不揚波」、「后德配天」等皆癸丑建醮的賀匾。

 

 

 

(3)聖旨牌

 

 

 

其上以正楷雕刻著:「皇帝萬歲萬萬歲」七字。據地方耆老言,慶安宮內保存的聖旨牌全省僅存,是清康熙年間,營盤尾巡檢司內關帝廟之物,後因關帝廟被毀,而移慶安宮。民國三十年(1941),日據末期慶安宮被日人破壞,又偷藏於東關里王景亮先生宅邸,台灣光復後慶安宮重修,此聖旨牌又重返原處。(見附錄一:聖旨牌)

 

 

 

 

 

 

 

(4)荷蘭井

 

 

 

滄桑三百年,沈埋半世紀,竟在七十八年(1989)七月因善化中山路翻修工程中山土,此井直徑約 一公尺 左右,雖深藏地下五十年,但井水卻亮無腐臭、泥濁,應可肯定此必為活井,這口井的出土是慶安宮歷史的重要佐證之一。

 

 

 

 

 

 

 

 

 

 

 

 

 

 

 

三、沈光文與台灣歷史發展之關涉

 

 

 

 

 

 

 

()沈光文生平事蹟

 

 

 

 

 

 

 

由於關於沈光文的生平事蹟多有歧說,[1]今為使沈光文的事蹟接近事實,故採石萬壽之說法,[2]其述新傳如下: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人,四明故相文恭公延履之後。明神宗萬曆四十年(1612)壬子生,以明經貢太學,福王弘光元年(1646)乙酉,豫於畫江之師,授太常博士。唐王隆武二年丙戌,浮海至長垣,在豫琅江諸軍事,晉工部郎中。及唐王潰走延平,扈從不及,聞粵中方舉事,乃走肇慶,累遷太僕少卿。永曆五年(1651)辛卯,奉差粵東監軍,乃從肇慶至潮州,尋由海道抵金門。福建總督李率泰聞其名,遣員致書幣邀之,不就。同年七月,應靖海侯施琅之邀,欲移居泉州,以仕新朝,乃拏其眷買舟赴泉,過圍頭洋,遇颶風,漂泊至台,遂寓居焉。時鄭成功尚未至,而台灣為荷蘭所據,光文從之,受一廛以居,極旅人之困,不恤也,遂與中土隔絕音耗,國姓亦無知光文生死者。

 

 

 

永曆十五年(1661)辛丑,明延平王鄭成功克台灣,光文以客禮相見。十六年(1662)壬寅,成功卒,台灣諸將擁鄭成功弟鄭世襲為主,與鄭經相抗,而魯王諸臣欲再奉寓居金門之魯王監國,光文從之。同年,鄭經入台靖難,尋回金門毒殺魯王,並窮治其黨,光文亦在其中。鄭經嗣爵後,多所變更,光文以一賦寓譏諷,為忌者所中,乃改服為僧,入山不出,於目加溜灣番社旁教授生徒,兼以醫藥濟人,遂寓居焉。

 

 

 

康熙二十二年(1683)癸亥,施琅率師東征,鄭克塽納降,台灣歸清。光文以在廈門時,與施琅為舊識,而施琅以安撫東寧,慰問夙昔,聞知光文流落在台,遂差軍士搬請光文入府居住,光文仍著僧衣相見。福建總督少保姚啟聖亦與光文友善,許贈資回籍,但得施琅之助,遲而不行,及啟聖死,事遂寢於是鎮道憲府縣併諸邑老先生及文武官員,承施琅之意,往來恭敬,交接甚厚。而諸羅知縣季麒光更為粟肉之繼,旬日一候門下。時耆宿已盡,而寓公漸集,乃與宛陵韓文琦、關中趙行可、無錫華袞、鄭廷桂、榕城林奕、丹霞吳蕖輪、山陽宗城、螺陽王際慧等結社,所稱福台新詠者也。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卒於諸羅,享年七十七歲,葬於縣之善化里東堡坐駕庄大竹圍,其墓在民國四十二年經省政府指定為台灣史蹟。有二子,長子名種,號紹宏,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武生出貢。以施琅之助,開拓目加溜灣社及他里霧社草地,有莊園於善化里東堡大竹圍、打貓北堡霞包連,以及他里霧保埤麻庄、埔羌崙庄、田尾等庄社。乾隆九年(1744),紹宏去世,傳七子,翌年,留紹宏長子美茂於目加溜灣,餘六子均移居他里霧,遂成目加灣及他里霧之大族。光文次子早夭,無後。

 

 

 

 

 

 

 

 

 

 

 

()沈光文著作與文教事業

 

 

 

 

 

 

 

沈光文的著作,據《台灣通史卷二十四、藝文志》表三著錄,有《文開文集》一卷、《文開詩集》二卷、《台灣賦》一卷、《台灣輿圖考》一卷、《流寓考》一卷、《草本雜記》一卷。

 

 

 

他居台三十餘年,凡登涉所至,如山水、津梁、佛宇僧寮,無不記載。他在台灣最先播下詩的種子,留下的作品有五言古詩三首、六言詩一首、七言古詩三首、七言絕句十二首、五言律詩五十八首、七言律詩二十七首,共一百零六首。

 

 

 

台灣賦學始於沈光文,他著有《台灣賦》、《東海賦》、《桐花賦》、《芳草賦》,現雖僅存《台灣賦》,但影響甚大。這篇賦以「台灣遐島,赤崁孤城,門名鹿耳,鎮號安平」四句開端。[3]

 

 

 

台灣古文也始於沈氏,其「東吟社序」先述組社緣起,次敘「福台新詠」取名因由與編纂經過,並指出立社宗旨與抱負。[4]

 

 

 

沈光文又開台灣地理學研究風氣之先,其《台灣輿圖考》言幅員道里,雖不完備,卻是親身考察閱歷的結果,給後來寫方志者提供了最寶貴的資料,美中不足的是未記載山川產物與民情風俗。

 

 

 

沈光文來台之前,荷蘭人雖在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壟社、麻豆社、大傑顛社設教堂興小學,但僅限於宗教教育和語文教學,沈氏教學內容則包含了語文與經、史、子、集。《台灣通史卷十一、教育志》云:「沈光文居羅漢門,亦以漢文教授番黎。」黃典權謂沈氏懂得番語:「教授番徒這件事更是台灣地方教育史上別開生面的重要事情。」[5]

 

道光四年(1824)台灣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倡建鹿港文開書院,主祀朱熹,配享八人,首即為沈光文,其〈從祀議〉云:「考太僕生平,根柢於忠孝,而發奮乎文章,其鄉人全謝山……謂咸淳人物,天將留之以啟窮檄之文明。今之文人學士,可不因委溯源歟?」褒揚了沈氏的德性事業與貢獻,肯定他是台灣文化的播種者。[6]

 

 

 

()沈光文與善化慶安宮之關係與影響

 

 

 

 

 

 

 

善化地區為明鄭時期沈光文隱居教學之處,沈光文可謂為善化地區教育之先導,善化慶安宮又為全台唯一奉六文昌之廟宇。若要說到慶安宮對沈光文的重視,可從其文武殿所立之碑文窺之一二,其碑文說到:「辛卯輾轉來台,奉明正朔,服明衣冠,在今台南善化,設帳講學,結社吟詩,行醫活人,敷教弘道,辛丑,鄭成功經略台灣,驅荷抗清,台胞聞風響應,襄助義師,實有賴沈公十載教化之功也。甲午戰役,日據台灣,台胞前仆後繼,奮起抵抗,亦受沈公遺教之所致也。三百年來台灣文風鼎盛,至今有詩社三百餘處,推公為文獻初祖,教澤長也。」

 

 

 

沈光文於在台期間,對台南善化地區貢獻良多,不僅推廣教育且志切反清復明,由於沈光文寄寓善化教學行醫,其作品舉凡詩、文、史學等都深刻地影響了台灣文化,善化慶安宮為了紀念沈光文,便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立碑建坊,並於七十一年(1982)中秋節,造像入慶安宮與「五文昌帝君」並祀千秋。當地善化國中也有光文樓,善化鎮內有文開橋、斯菴橋、光文路……等。

 

 

 

根據耆老回憶,民國七十一年(1982)十月一日,善化鎮舉行「開台先師」沈光文公神像的陞座典禮,其場面盛大壯觀,可以說是善化鎮的空前創舉。由台北市寧波同鄉會以香梓木雕成一座身高一尺六寸的沈公神像,從台北恭迎至慶安宮的文武殿,之後有雲林縣大埤鄉豐岡村沈公後裔等數百人,共同舉行入祀祭禮大典。沈公的神轎披掛著紅布金字,寫著「開台先師」四個大字。由此可看出善化慶安宮對沈光文的重視,也影響當地的教育風氣及人文思想

 

 

 

四、結語

 

沈光文落腳善化,竭其所能,散發文學才華。和平埔族人相處,行教化之實。旅台二、三十年,目睹荷人盤踞的情狀和明鄭盛衰的始末。並曾與諸羅知縣季麟光等組織東吟詩社,鼓吹風雅,文教鼎盛。善化地區人民由於感念沈光文,其忠於明朝的高風亮節的行誼,前後教學興起文風的功勞,一些橋、路,以及亭台樓館等建物,則以他的名、字,號來命名,甚至把他「神格化」了。

 



[1] 有關沈光文之生平事蹟考述,請參見季麒光所撰之傳、蔣毓英之《台灣府志》、金鋐主撰之《福建通志》卷五十二〈遷寓〉篇、周鍾瑄主修的《諸羅縣志》、黃叔璥之《台海使槎錄》〈赤嵌筆談〉、劉良璧之《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全祖望《鮚埼亭集》中的〈沈太僕傳〉、余文儀所修之《續修台灣府志》、王必昌《重修台灣府志》卷十一〈僑寓〉、謝金鑾《續修台灣府志》卷五〈寓賢〉、及連橫《台灣通史》中都有詳盡的記載。

[2] 參見石萬濤:〈沈光文事蹟新探〉,《台灣風物》,四十三卷二期,頁33-35

[3] 參見龔顯宗:〈沈光文的生平事蹟與文教貢獻〉,《歷史月刊》,199910月,頁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