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曆年間,

 

據傳有部分庄民看見一塊木頭隨著鯽魚潭水(今大灣大排)自南向北逆流,

 

木頭上方又有千萬隻蚱蜢跟隨漂流,

 

庄民待木頭擱淺停留後,前往查看,

 

木頭約有七寸長及七個目孔,

 

蚱蜢仍然停留於木頭上方不飛走,

 

突然間有一位庄民口中喃喃自語:

 

「吾太子公遵旨救世,庇祐庄民,希望庄民能建廟奉祀」,

 

庄民商議遵照神意,

 

陳姓先祖獻地鳩資,

 

就在長興里(今太子廟)現址建廟,

 

並將此木頭彫成七寸金尊奉祀,

 

從此以後香火鼎盛,神威顯赫,保國佑民,

 

故本廟庄名稱為太子廟。

 

 

 

 

 

 

 

清嘉慶三年(西元一七九八年),弟子信徒捐金重建,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郭定、許淵等十餘人商議醵資修建,翌年竣工,更廟名為明直宮。同治五年(西元一八六八年),李如珪、黃元聘等二十餘人,倡議重修。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陳登岱等二十餘人,發起籌款重修,並舉行建醮大典。日昭和二年(民國十六年),地方士紳黃澤、黃聖、籃潭、黃清標、鄭港、徐漏等倡議重修,並舉行慶成五朝王醮大典,為建廟以來最盛大之祭典。民國三十六年參議員黃清標,地方士紳陳水玉再倡修建,並增建左側廟廂。民國五十七年,廟宇建材腐朽,有坍塌之慮,管理人徐有定(太子村長)及黃大補(土庫村長)召集轄境信徒,商議重建,募款新台幣壹佰伍拾餘萬元,奉遵神旨,拆除坐西向東之舊廟,於舊址前約二十五公尺處重建坐東朝西之新廟,五十八年十一月六日動工,六十三年六月竣工,同年十月二十日舉行五朝王醮慶成大典,盛況空前。

 

 

近年,明直宮殿宇滲水滴落,

 

於八十四年二月八日動工整修,

 

三載未及氣象宏偉之堂堂廟構,以臻完工。

 

太子公威武銅塑身高二丈七尺八寸,重量十二公噸之神像,佇立殿宇之巔,

 

又渥蒙李總統登輝,頒賜「明直宮」鐫鏤碑石,高懸廟堂之巔,更壯神威,益增廟觀,

 

明直宮逐成南台通衢之地標。

 

 

 

太子宮主祀太子公(中壇元帥),

 

副祀保生大帝、太乙真人。

 

 

 

 

文字擷錄自:明直宮沿革碑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灣觀音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